三峽發電量一年多少?
三峽大壩一年發電量大約為800-1000億度。
三峽水電站將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外加兩臺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800-1000億度,是世界最大水電站。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三峽電站全年累計發電988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4900多萬噸原煤消耗,減少近一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每千瓦時電能對GDP的貢獻按10元計算,三峽電站全年發出的清潔電能,相當于為國家帶動創造了近一萬億元財富。這也為國家“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3年10月20日三峽集團,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已突破7000億千瓦時。據測算,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7514萬噸、二氧化硫90萬噸。十年發電量相當于減少使用約3億噸標準煤。
三峽大壩的重要性是什么?
三峽工程作為一個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灌溉、旅游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三峽大壩以東的長江下游地區來說,其重要性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是防洪作用,長江流域面積大,水系龐大支流眾多,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很容易引發洪澇災害,長江下游地區的廣大城市和人民深受威脅,三峽大壩的建設,利用三峽水庫的調節作用,可以使長江下游特別是荊江地區能夠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三峽工程的興建從根本上改善川江河段的航運條件,對宜昌以下航道也有很大改善。特別是三峽大壩對長江下游具有削洪、調峰、抗旱、補水等重大作用,三峽大壩175蓄水,采取豐氺季節蓄水,枯氺期計劃調度,為長江中下游飲水、灌溉、通航調劑供氺,當中下游漬澇氺患時,通過三峽大壩滯留來氺,減緩下游漬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