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解禁是什么意思?
限售股解禁是指被限制出售的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上出售。為了防止股東趁公司上市時直接套現對股票市場造成惡劣的影響,對其持有的股份規定了一個期限,在此期限內不允許出售股票,因此這類型股票被稱為限售股。
當時間足夠長,解禁股的數量越來越多,就會出現公司的流通股本等于總股本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就叫作全流通,意味著這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本都能自由流通、交易,不會受到限制。
限售股解禁是利空還是利多?
限售股解禁是利空。
限售股解禁意味著以前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現在能賣出了,也就意味著持有限售股的股東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出股票變現,所以會造成二級市場的股票拋售壓力,也會引起二級市場其他散戶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可能會跟隨賣出,所以限售股解禁對股票有利空的影響,是不好的。
但是,利空不等于股價一定會下跌。比如說:某定增計劃到期后,定增對象可以限售股解禁,解禁時,股價處于低位,此時的價位和定增股東所持有的成本價相差不多,因此就會有很多股東不賣出股票,甚至可能會聯合莊家拉升股價,將股價拉升后再賣出。
總體而言,從過往解禁的股票來看,下跌的股票比上漲的股票多,所以短期散戶投資者最好遠離,如果一個優質的公司解禁,可等到利空消息消化完畢后再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