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形成相對大頭有哪些特征?
(1)行情大幅上揚后出現極樂觀的市況,市場評論幾乎一片看漲,個股出現瘋狂漲停,黑馬奔騰。
(2)行情大幅上揚后,成交量創下天量。天量幾乎90%形成天價,意味后續介入資金有限,行情缺乏上升動力,自然掉頭下行,成交量創下巨量,是賣出的關鍵時刻。
(3)行情大幅上揚后,成交量卻出現背離現象,呈價升量縮的特點,反映行情上揚并沒有受到場外資金的追捧,只不過場內持股者售心較強,惜售,導致上檔拋壓小,資金不大也能推高行情,但這樣的行情不會持續很久,形成頭部的機會很大,量價背離形成小頭部的機會偏多。
(4)上證指數日K線圖上出現三個以上跳空缺口,幾乎90%以上易形成頭部區,見三個以上跳空缺口堅決賣出,幾乎每次可以順利逃離頭部區。
(5)上證指數周K線圖上,6周相對強弱指標RSI進入80超買區內,逢高賣出,增持貨幣減持股票是一項明智、謹慎、規避風險的做法。
(6)上證指數日K線圖上出現6天相對強弱指標RSI出現頂背離現象,行情易出現急跌形成頭部。
(7)行情大幅上揚后,政策面上出現不利或足以改變主力操作動向的因素涌現,即意味行情已宣告結束。
股票底部有什么特征?
一、圓弧底
圓弧底是指股價位于低價區時,K線的均價連線呈圓弧形的底部形態。這種形態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有部分做多資金正在少量地逐級溫和建倉造成,顯示股價已經探明階段性底部的支撐。它的理論上漲幅度通常是最低價到頸線位的漲幅的一倍。
二、V形底
俗稱"尖底",形態走勢像"V"形。其形成時間最短,是研判最困難,參與風險最大的一種形態。但是這種形態的爆發力最強,把握得好,可以在短期內贏取暴利。它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市場受利空打擊或其他意外情況影響造成的恐慌性拋售,引起股價超跌,從而產生報復性反轉行情。
三、潛伏底
股價在一個極狹窄的范圍內橫向移動或緩慢陰跌,每日股價的高低波幅較小,且成交量亦十分稀疏,仿佛像冬眠時潛伏在底部的蛇,這種形態就是潛伏底。通常潛伏底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其突破后產生的成交量激增和股價的暴漲也是驚人的。所以說:潛伏底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四、雙底
股價走勢像"W"字母,又稱W形底。是一種較為可靠的反轉形態。對這種形態的研判重點是股價在走右邊的底部時,技術指標是否會出現背離特征,如果技術指標不產生背離,W形底就可能向其他形態轉化,如:多重底。即使W形底最終成立,其上攻動能也會較弱。
五、頭肩底
其形狀呈現三個明顯的低谷,其中位于中間的一個低谷比其他兩個低谷的低位更低。對頭肩底的研判重點是成交量和頸線,成交量要處于溫和放大狀態,右肩的量要明顯大于左肩的量。當在有量配合的基礎上,股價成功突破頸線,則是該形態的最佳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