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國網潢川縣供電公司員工陳晨、馮亮例行為潢川縣“馬蹄鱉”產業園檢修供電設備,幫助用戶消除用電安全隱患,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馬蹄鱉”是潢川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潢川縣黃寺崗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馬蹄鱉”養殖業,目前已成為河南省最大的甲魚繁養基地。裘庭輝的產業園占地100余畝,增氧機、溫控設備、監控設備配備齊全,年產值近1000萬元。有今天的發展速度,用裘庭輝的話說,那也是一波三折,幸虧電相當給力。
當初,裘庭輝考慮到水源豐富,租用養殖場成本也較低,把養殖基地建在耿營村較偏的地方。但隨著養殖基地建成投運,新的煩惱又來了。“甲魚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需要24小時不間斷供氧,水溫也需要保持恒溫30—32攝氏度。但是養殖場位置較偏,離變壓器比較遠,一到用電高峰期,增氧泵和地暖就‘罷工’,甲魚苗的存活率不高,產量自然上不去。”裘庭輝說。
后來,黃崗供電所員工在走訪時了解到裘庭輝的特殊情況,立即組織人員現場勘查,制定了科學的供電方案,將原有10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315千伏安,新架設10千伏高壓線路1.2千米,同時全面升級改造了低壓線路。
用電問題解決了,裘庭輝放開手腳擴大養殖規模、改進養殖方式。他不僅將養殖范圍從150畝擴大到300畝,還引進了甲魚孵化技術。裘庭輝說,以前都是從市場高價購買甲魚苗來養殖,成本比較高,自從電網改造好,溫室建起來,取暖、增氧設備樣樣俱全,自己孵化甲魚苗也成了現實,富余的甲魚苗還可以對外出售,又多了一份收益。
據悉,黃寺崗鎮作為“潢川甲魚”的主產地,全鎮養殖面積達2000余畝,溫室面積約1000余畝,年可出售成品近400余萬斤,年產值4個億,帶動了120名群眾就業。下一步,國網潢川縣供電公司將堅持立足服務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持續加大電網改造力度,開辟服務綠色通道,切實提升服務質量,為鄉村振興提供電力加速度。(郝昱瑋 劉力娜 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