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近日聯合印發《福建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總體方案》,推動高校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與產業發展新需求,探索建設地方政府、高校、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造就大批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福建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分批建設30個左右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力爭獲批建設一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打造一批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建模式”。
在校企聯合推進產業學院建設方面,福建提出了由校企聯合制定專業建設方案和人才培養方案,加強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的有機銜接。圍繞國家和省級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著力推進新工科與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教材編制和課程建設,使用真實生產線等環境開展浸潤式實景、實操、實地教學。鼓勵行業企業將技術革新項目作為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課題來源,實行真題真做。探索建立選聘行業協會、企業業務骨干、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徑,共建一批教師企業實踐崗位,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鼓勵高校和企業整合雙方資源,建設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強化校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
(記者 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