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首頁 > 聚焦 > 正文
    “志存高遠 藝行天下” “以德養技 協同育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1-09-28 15:09:20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職業教育唯有與時俱進、創新求變,才能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但是,改革創新并非一切推倒重來,而是應在堅守、繼承的基礎上順時而變,如此方能根基穩固,形成文化傳統,鑄就特色品牌。如何在“變”與“不變”間找準定位和立足點,尋求突破與發展,是時代對職業教育人發出的考問,也是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一直在探索破解的命題——

    浩蕩長江之濱,中國“榨菜之鄉”,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學校于2009年1月被國家教育部門正式命名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后被國家教育部門、人社部門、財政部門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還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被國家教育部門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就業指導先進學校,并獲評重慶市職業院校校企合作辦學先進單位。

    學校目前設有學前藝術部、機電汽修部、建筑信息部、旅游商務部、升學部5個專業部,開設有加工制造、旅游服務、財經商貿、土木水利、信息技術等六大類15個專業。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服務經濟、服務企業、服務庫區、服務民生”的辦學方向,堅持“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和“自強博習,厚德精藝”的辦學理念,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園校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終身發展和出彩人生奠基,取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和顯著的辦學成績。尤其是學校的傳統文化育人實踐、思政課程體系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等特色鮮明,成效卓著,享譽業內,充分體現了涪陵職教中心在時代大潮中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和勇于改革亮劍的精神。

    “新六藝養六商”文化育人薪火相傳

    中華文化是民族發展之根,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之本。涪陵職教中心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與辦學目標相融合,在校園中唱響“規律為基,德才并舉,與時協進,追求獨一”的“道·藝”文化主旋律,探究并踐行為人之道、為師之道、為學之道與為業之道。《周禮》有言“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為更好地挖掘學生發展潛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打造具有時代精神的文化校園,學校于2012年制定了《基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中職“新六藝養六商”育人模式的實施方案》,并于2014年至2020年,通過兩個重慶市規劃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自我教育實踐研究”和“思想政治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研究”,對學校育人實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課題研究成果,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并創造性提出了“新六藝養六商”的教育理念,即:以禮養“德商”,培養學生廣博易良,滋養向善人生;以樂養“藝商”,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孕育高雅人生;以射養“職商”,培養學生精通技能,支撐職業人生;以御養“逆商”,培養學生迎難而上,暢享快樂人生;以書養“文商”,培養學生貫通知遠,造就智慧人生;以數養“速商”,培養學生創新創造,成就出彩人生。

    學校精心建構“通六藝精一藝”課程體系,突出思政觀。一是與思政課堂教學結合,培育充滿“時尚味道”的“新六藝”課堂文化。建構“三層次多維度”課程體系,開發“新六藝養六商”課程圖譜:開設“整合+拓展型”核心課程,助學生通識六藝,全面發展;開設“分科+綜合型”主題課程,助學生探尋精藝方向;開設“有意思+有意義型”的個性課程,助學生精一藝,謀個性之發展。二是研發“新六藝”教材。組織名優教師編寫“新六藝”系列教材,如《人生與浸潤》《茶藝表演》《心理健康教育》等,增強了養商的有效性。三是打造發展性的養商平臺。在課后開設“精藝課堂”,搭建課堂內外、線上線下的新六藝教育展示平臺,助學生精通一藝。學校還構建了“223N”評價模式,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主體采用多種方法和工具,在學校和企業兩種場所對學生進行“通六藝精一藝”綜合評定。同時,全方位打造“明道傳藝”的“新六藝養六商”師資隊伍。邀請傳統文化大師、工匠、非遺傳承人等擔任新六藝兼職教師,以“青藍工程”為抓手,“送培”和“內培”相結合,培養“精一藝”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開展“新六藝養六商”教學能力大賽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將新六藝貫穿德育、教學、活動、校企合作等方面,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新六藝養六商”教育。

    “通識六藝精通一藝”的教育途徑,賦予了人才培養更多的靈活度與自由度,全面激發了學生的發展潛能。學校已有13000余名學生接受“新六藝養六商”培養,成績斐然:“德商”方面,10名學生獲國家獎學金。“藝商”方面,文明風采、綜合素質展示類大賽市級以上獲獎600余人次。“職商”方面,全國職業院校技能作品展獲一等獎3個,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獲獎2個;市級技能大賽獲獎267個;2名學生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逆商”方面,學生會主席夏靖淞作為全國學聯主席團成員受到上級領導接見。“文商”方面,多名學生成為全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青聯委員、重慶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等。“速商”方面,學生參加市級以上創新創業比賽獲獎30余人次。學校還涌現出一大批“明師道傳六藝”教師,公開出版發行“新六藝養六商”教材20本(市級規劃教材3本)。學校被評為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示范學校、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百強學校,重慶市智慧校園示范學校、黨建示范校、五四紅旗團委等。2019年學校與泰國黎逸府4所高職學校合作,開展留學生教育,開設書法、手工、茶藝、太極拳等“新六藝”課程,讓中華文化走出國門,綻放魅力與光彩。

    促融合重實效思政領航固本培基

    思政教育肩負著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如何上好這關鍵一課,如何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呢?涪陵職教中心在“道·藝”特色文化引領下,積極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在開齊開足思政基礎模塊課程的基礎上,對準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標,構建與學校辦學實際緊密結合、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促進、與校園文化高度融合的思政拓展模塊課程體系,培育“明道精藝”之新時代英才。將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國防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思政課程體系,建設明行為之道、明修身之道、明報國之道、明創業之道的思政課程,順應了學生和社會需求,彰顯了辦學特色,契合了職業教育改革方向。

    一是對準“法治意識”的核心素養,建設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課程“規范與自律”,明行為之道。利用新生入學教育時段和班會課實施教學,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自我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相結合,構建學生“自我教育”的實踐機制。二是對準“健全人格”的核心素養,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明修身之道。在一年級上學期開設課程,同時建設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網絡平臺和心理咨詢師資隊伍,開展教學和心理咨詢服務。三是對準“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建設晨讀課程“人生與浸潤”和國防教育課程“國防教育知識讀本”,明報國之道。四是對準培養“創新精神”和“正確的就業創業成才觀”的課程目標,建設創新創業課程“中職生創新創業訓練”,明創業之道。同時,學校培養了14名“雙創”教師,新建了“雙創”教育輔導服務平臺,建成1800平方米“雙創”教育實訓基地,打造了“雙創”特色文化街,組建5個創新創業項目團隊,成功申報市、區教育規劃課題,探索中職雙創教育,構建了“五位一體”的運行模式。

    學校成功創建了“12345”學生全員素質素養提升機制,即以“道·藝”文化為引領,建好校內校外兩支育人隊伍,實施“三自教育”,依托校園電視臺、心理咨詢室、訓導室、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四個特色陣地,開展班會、主題團日、社團、志愿者和文明風采競賽五類活動,構建了符合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方向、富有中職教育特色的思政拓展模塊課程體系,實現了多重融合,提高了思政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已公開出版了4種思政教材,推廣到全國35所中職學校使用。獲得“全國文明風采競賽卓越組織獎”“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國家級別獎項,并多次承辦市區思政課程研討會、教研會,充分發揮了示范輻射引領作用。

    三平臺遞進式“雙創”揚帆奮楫突圍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職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較少,缺乏針對性;中職創新創業教育途徑狹窄,缺乏有效性;中職創新創業項目存在運營瓶頸,缺乏操作性。如何突圍?涪陵職教中心從2011年起就開始探索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設計。2016年,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立項開展中職學生“三平臺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究與實踐。2019年,學校將“雙創”教育作為高水平中職學校自選特色項目。近10年,先后投入近300萬元系統開展“雙創”教育研究。

    學校通過“深挖掘、重融合、巧設計”,匯聚了師生、校企、思政的驅動力,搭建創新創業教育“三平臺”,多途徑遞進式賦能中職創新創業教育。“三平臺”,即通識教育平臺、實訓實踐平臺、項目孵化平臺。以“三平臺”為載體,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分為遞進的三個層級:通識教育為基礎,實踐教育為依托,項目孵化為拓展。在通識教育中培育學生興趣和創新意識,訓練學生“雙創”思維方法;在實踐教育中培育學生創意能力和創造力,訓練學生“雙創”專業實踐技能;在孵化項目中培育學生創業能力,訓練學生“雙創”實戰技巧。

    搭建通識教育平臺,師資、課程思政賦能,構建“以學啟創”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通識教育平臺采取模塊化設計,主要包括“雙創”專業課程、典型案例和虛擬實驗。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又避免創新創業思維與專業能力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學校組織多元師資,共同編寫并公開出版了《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等系列特色“雙創”教材,并與舟道公司合作開發了適合中職“雙創”教育的網絡教學資源。學生在通識教育平臺中不僅能掌握創新創業基礎知識,還可根據專業類別、興趣和項目需求,選修線上專業型課程,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市場調研等其他專業知識。通識教育平臺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創新意識和思維的發展。

    搭建實訓實踐平臺,學生個體賦能、多元師資、校企協同、專業交叉賦能,構建“以練促創”的創新創業訓練體系和“以賽激創”的競賽機制。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百草苑”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以實際項目為載體,搭建具備軟件資源和硬件設施的實訓實踐平臺。不斷完善學科競賽機制,構建“1+1”訓練體系。實訓實踐平臺培養了學生的“雙創”能力,使學生提高技術水平,驅動創意和創造力的發展。

    搭建項目孵化平臺,學生個體賦能、校企協同構建“以踐驅創”的創業實戰基地。項目孵化平臺依托學校“雙創”實踐基地,通過成立校辦企業重慶市涪陵區高峽機電有限公司,出臺了《創新創業項目管理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為學生“雙創”項目提供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學生創業以公司項目部的名義開展運營活動。學校還建立了“企業捐資+學校幫扶基金+社會資金+政府獎補基金”的“四合一”資金扶持系統,采用校內平臺“孵化”、共同經營的模式。“平臺孵化”模式的重點不在于利益分配,而在于人才、知識、技術、資源的共享。如“當歸快遞”,由學校、學生團隊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合作,提供代收包裹、寄快遞等業務實現盈利。項目孵化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戰平臺,使其發揮主體作用,增加創業經驗,為校內創造轉化成適應市場環境的創業行動提供機會,還解決了學生創業年齡、資歷、融資渠道單一且風險抵抗系數低等問題。項目孵化平臺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行動力和驅動創業能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歷經10年探索實踐,學校取得了10項國家級別、5項省部級標志性成果,累計有萬余名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百余名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并獲獎50余項,創業者在畢業生中占比4%,樹立了創新創業的典范。成果在全國30所中職學校推廣,“基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項目被重慶市教育部門立項為重慶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通道全模塊管理個性發展海闊天空

    中職教育教學實踐,必須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不同個性和不同職業發展需求的學生,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多元化、個性化教學,以使學生習得一技之長,成就出彩人生。學校依托國家中職示范校“數控技術應用”重點專業建設項目,成立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建設小組,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平臺+模塊”課程體系,重構課程標準,創建教師工作團隊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創建校內工廠營造校內學習情境和校外職業情境,很好地實現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目標。

    “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指對數控專業各個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設置的課程進行分類,每一個人才培養方案都由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組成平臺課程,因個性化發展所需的某一類知識、某一項技能、某一類能力,組建功能模塊。各種人才的培養只需在平臺課程和功能模塊中任意組合,即可組建成個性化的課程體系。該體系不僅有效解決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而且系統化解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四大問題。

    建立多通道,解決學生個性化發展路徑問題

    通道越多,成才渠道越多,學生成才的概率就越大。為此,學校建立了“3+4”、“3+2”、高考、就業、高技術技能人才通道。新生進校后通過文化知識考試、動手能力測試、結構化面試,建立學生個人綜合檔案,向學生推薦適合其個性化發展的成才通道。實踐證明,數控專業五種個性化發展通道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3+4”通道學生全部升學,學生進入本科院校后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強,成為大學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比賽的種子選手;“3+2”通道學生轉段通過率達90%,學生經過高職院校的培養都成了企業骨干;高考通道自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以來已為重慶市本科院校輸送了80余名優質生源;就業通道從2016年開始實施雙證(畢業證+技能證)畢業要求,已為各大企業輸送了300余名技術技能人才;通過高技術技能通道,學校培養了100余名高技術技能人才,多人次獲國家、市、區級獎項。

    搭建“平臺+模塊”課程體系,解決現有課程體系不能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問題

    根據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五種個性化培養目標,學校搭建了“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將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分為平臺課程和模塊課程。平臺課程指五種個性化發展都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模塊課程是在平臺課程基礎上,為達到相應的個性化培養目標而增設的專業課程。平臺課程加對應的模塊課程就能實現一種個性化培養目標。平臺課程分為公共基礎平臺課程、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素質拓展模塊課程;模塊課程分為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專業拓展模塊課程。“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讓學校教學管理秩序變得簡單有序,實現了一個課程體系對應多種個性化發展通道,在各類人才培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重構“多層次”課程標準,解決現有課程標準不能支撐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問題

    “多層次”課程標準是根據多種個性化人才培養目標,對現有的課程標準進行層次劃分與深層挖掘。“基礎層”是每個通道都需要掌握的內容和目標,“提高層”是根據個性化培養目標的需求而增加的內容和目標。“基礎層”和“提高層”根據個性化培養目標而確定。重構后的課程標準,確定了個性化培養通道通用的“多層次”課程標準模板,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形成了7門課程的“多層次”課程標準,成為教師個性化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培育教學創新團隊,解決教師業務能力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問題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依托市級骨干教師胡志恒,成立了教學創新團隊;依托全國技術能手譚大慶成立譚大慶大師工作室。專業教師通過參加教學創新團隊和大師工作室,了解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發展趨勢,熟習教學內容,理解不同通道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提升了教學能力和技能水平。團隊成員在個人發展、技能提升、教學改革、教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涌現出一批在全區、全市、全國有影響力的教學名師。經過10年的發展,數控專業已成為重慶市重點專業、重慶市優質專業、重慶市高水平專業群核心專業、市級加工制造類教師培訓基地、市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10余所市外中職學校前來經驗交流,10余所市內外中職學校前來學習數控專業辦學經驗。

    文化傳承初心如磐,改革創新使命在肩。這就是涪陵職教中心的“變”與“不變”——堅守的是原則、是規律,是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變革的是理念、是體系,是與時俱進的策略方法。正是掌握了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之法,學校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始終勇立潮頭,一往無前。半個世紀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輸送了4萬余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近3年學生獲省(市)級以上技能大賽和文明風采競賽等級獎110余個,其中一等獎達30個。今天的涪陵職教中心,已成為培養三峽庫區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搖籃、重慶市中職教育教學科研的前沿基地和渝東南地區中職教育交流溝通的橋梁與窗口。

    當前,職業教育已被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教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學校將弘揚“志存高遠藝行天下”的校訓精神,深化“以德養技協同育人”的教育特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德技兼優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把學校打造成“重慶一流、全國領先、世界知名”的巴渝職教名校和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而不懈奮斗,勇做新時代的追夢者和圓夢人!

    (殷安全 田方 趙曉雪 雷明東)

    關鍵詞: 志存高遠 藝行天下 以德養技 協同育人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高考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高考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啦啦啦www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12一15女人a毛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9ri国产在线|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欧美xxxxx69|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花传媒季app|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我×鞠婧祎的时候让你在|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欧美日在线观看|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官网|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软件|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伊人|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欧美三级在线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