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首先要有用、好用,教師要會用、善用。有效合作學習就是以高效率、易操作的方法策略實施合作學習,體現為合作學習的高質量、高收益,以較小的合作學習投入取得較大的成效。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取得更大的進步,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有效果,指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預期的包含學術性與社會性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二是有效率,指師生投入合作學習的時間、人力、物力與學習結果之間的吻合度;三是有效益,指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方面對合作學習的滿意度。
積極課堂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六方面:一是教學主體的生本性,二是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三是教學目標的發展性,四是教學氛圍的積極性,五是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六是教學形式的科學性。職業院校可以在課堂教學、學生技能大賽與班級管理方面充分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與管理形式,不斷有效提高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質量,多層次地建構學生的知識,發展社會性與個性,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全面性,增強學生社會角色意識,提高學業成績和社會性水平。
當下,部分教師往往對合作學習的概念和操作產生種種誤識,比如,有的教師將合作學習與小組學習、討論學習、共同學習等相混淆,將合作學習窄化為生生合作學習或固定小組的合作學習;有的教師誤認為所有課堂都可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隨時進行,合作學習堅決排斥競爭學習,不再需要學生個體獨立學習和傳統教學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在合作學習實施之前,學校、教師和學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應用有效的教學和管理策略,教學后需要及時進行評價認可和教學反思。為了大規模地推廣和應用合作學習,必須從內部優化合作學習機制,簡化方法程序,從外部創建適合其運作的環境氛圍,并加以逐步推進。
在合作學習小組組建過程中,要有效實施異質分組、引導學生設計小組形象、做好角色分工與互換、定期重組小組、明確學生的學習責任感、逐步提升學生的合作技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拓展學生交往渠道、促進同伴互助、引導小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在課堂教學后,積極實施多維的評價方式、多樣化的獎勵方式和即時的小組加工,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
(作者系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科院院長、教授)
凡本網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高考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高考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