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近期,31省份相繼召開地方兩會,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敲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人民網特別推出“砥礪奮進正當時”系列報道,記錄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新篇章、新步伐。
碳排放趨近于零的“冰絲帶”速滑館、穿梭于場館間的千余輛氫能大巴、3大賽區26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成為中國決心走綠色低碳之路的重要例證。
賽場外,“低碳”之風正吹向全國,多地在地方兩會中公布了綠色低碳發展的“規劃圖”“施工圖”,在轉型大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生態優先,各地發力綠色低碳發展
2021年10月中下旬以來,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在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地集中開工。
這些項目重點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土地資源,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資源綜合利用等發展模式,在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同時,有效帶動了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
立足新發展、貫徹新理念,地方經濟闖出新路子的故事不勝枚舉。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8%;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42.1%……
進入2022年,生態優先、綠色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再次成為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
天津市提出,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集約發展的鮮明導向,著力優化綠色空間和生態產品供給,注重城市精明增長,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讓天津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城更美。
海南省提出,將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低碳校區、低碳景區、低碳建筑試點。
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突出綠色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試點示范,發展抽水蓄能,推動電化學、氫能等新型儲能設施建設。
綠色低碳,已經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全新底色。
創新驅動,加大關鍵技術的充分應用與發展
在浙江溫州樂清正泰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中工作的小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電動車騎入園區東側的車棚。
“這個車棚跟外面的可不一樣,上面是光伏面板在發電,充的是太陽能。”小劉指著車棚旁寫的“光儲充車棚解決方案”的標識說,在這個方案里,車棚能實現棚頂發電,棚下充電,滿足綠色充電需求。
在浙江,日照時數等能源資源并沒有太大優勢,部分企業率先探索創新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多能互補以及工商業屋頂、戶用光伏、綜合能源服務等模式。
在科技創新的持續驅動下,新能源帶來了各種意想不到的變化。正泰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在樂清海涂上建起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每年能發電1.8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4萬噸,還在光伏板下、鹽堿地里成功引種“海水稻”,試種茭白、蓮藕等農產品。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要著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狠抓百個千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啟動700萬千瓦清潔火電、100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開工建設,新增風光電裝機400萬千瓦以上,積極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硬仗”,科技創新是重要支撐。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緊扣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乳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啟動種業、“雙碳”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內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員王薇表示,只有堅持創新引領,提升創新能力,內蒙古自治區才能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緊扣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市場化,抓住綠色低碳發展機遇
在全球氣候變化、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大背景之下,“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各級地方政府結合要素稟賦、產業特色開出綠色發展“清單”。
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要推進用能權、排污權交易改革,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要實施一批節能減污降碳改造項目,還要推進城鄉清潔供暖,推廣城市綠色智慧公交,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要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提高產業發展的“含綠量”“含金量”……
在今年地方兩會的工作部署中,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實現綠色發展的提法值得關注。
陜西明確要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市場化交易,積極推動西咸新區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落地,支持陜南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區;重慶決定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完善“長江綠融通”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拓展“碳惠通”平臺功能,培育優化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統籌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交易,推動川渝共建區域性環境權益交易平臺;安徽則實施用能預算管理,探索開展能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
“對于不同省份來說,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可發揮的優勢是截然不同的。我們要在堅持全國統籌的大背景下,把握市場跟政府的雙輪驅動。”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
邁向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是必由之路。地方兩會描繪的新一年地方發展藍圖,釋放了綠色發展的強烈信號。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國經濟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步伐正在穩健向前邁進。
“砥礪奮進正當時”系列報道
之一:各地適度超前布局基建 吹響經濟“穩中求進”號角
之二:紓困、創新兩手抓 暢通中小企業發展“中梗阻”
之三:各地撬動科技創新“杠桿” 贏取未來發展新優勢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大賣場”模式不吃香,高鑫零售(06808)欲靠賣會員尋出路? a>
- 天工國際(00826)連續兩日回購共100萬股 合計耗資232.23萬港元-世界觀焦點 a>
- 世界滾動:電報解讀|南方傳媒(601900.SH):超低估值 AI+教育有場景有用戶有收入空間大 a>
- “蛋荒”不再?美國雞蛋批發價或將跌至1美元/打-環球熱門 a>
- 全球快播:電報解讀|金融是AIGC優質變現場景 AI+金融前景廣闊 a>
- 強制性轉股指的是什么?強制性轉股的種類有哪些? a>
- 降準會對股市造成哪些影響?降準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 a>
- 股權投資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權投資具有哪些特點? a>
- 股權籌資的優點有哪些?股權籌資的缺點有哪些? a>
- 股票為什么復盤目的是什么?股票復盤的具體步驟流程 a>
- 優先股屬于什么會計科目?優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區別? a>
- 注冊制股票的含義是什么?注冊制股票漲跌幅限制規則 a>
- 申請留學貸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學貸款額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樣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標準要求是什么? a>
- 理財保險是怎么賠償損失的?理財保險不想交了可以退嗎? a>
- “萬歷文物主題特展”明起開放,世界僅此一頂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發=整容?2023最火“發色模板”,顯白洋氣不挑人! a>
- 開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開放式基金贖回有限制嗎?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業上市前財務要做什么? a>
- 公司發行債券指的是什么?公司發行債券需要什么條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