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年度盤點(2021)》在京發布。《報告》全面梳理2021年中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整體情況,從發展環境、發展概況、發展特征、面臨問題及行業思考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分析。
《報告》認為,2021年我國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從被動適應變為主動擁抱,沉浸式業態、周邊游、夜間文旅等新興業態在供需互促的背景下漸次興起,文旅融合程度進一步深化。《報告》預測,2022年,康養旅居、體育旅游、電子競技等領域有望迎來利好機遇,在國民經濟中將發出更為強勁的發展潛力。
文旅產業韌性凸顯
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至今,文化和旅游已從理念融合、機構融合轉向市場深度融合、積極融合的新階段。根據《報告》,2021年我國文化產業恢復情況良好,文化產業的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增加;旅游業雖仍受疫情持續性影響,但整體穩步復蘇。
對此,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2021年是我國文旅行業歷經谷底“冰封期”后,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實現韌性成長的一年,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本原則指引下,旅游業與文化、康養、體育、教育等各領域的融合深度明顯加快。
2021年12月,《“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指出我國將全面進入大游時代,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支柱性地位進一步增強。現如今,旅游已成為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剛性需求,特別是輕旅行、周邊游逐漸成為居民旅游消費的首選。
文化和旅游部調查顯示,2021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和國內旅游收入與2020年相比均有增長,分別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54%和51%。范周指出,在規模化出入境旅游業務仍處于停滯狀態的前提下,國內旅游市場整體呈現復蘇態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假日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顯著。根據《報告》,2021年我國七個主要節假日旅游收入達到9244.38億元,占全年旅游收入的31.6%;旅游人次總計13.35億人次,占據全年旅游人次的41.2%,均較2020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
去年以來,全國多地出現疫情反復情況,旅游業遭遇“走走停停”的發展困境。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預約式旅游、云演藝、智慧導覽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以預約旅游為例,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國內旅游預約數據報告》顯示,預約模式在景區中的應用正在快速推進。2021年,旅游預約人次比2019年增長了47。在門票降價、免費游等優惠政策的刺激下,2021年旅游預約門票交易總額比2019年增長17%,預約增速顯著超過了2020年。
然而,從最初的“應急之舉”,到如今的“常規操作”,數字化文旅的體驗實效還需進一步提升。《報告》指出,當前,文旅產業的技術應用效能尚且不足,部分新業態的數字化表現形式相對淺表化,對于技術形態的關注有時會大于文化內容本身。其次,文旅消費需求潛力尚未被充分激活,高質量供給不夠充分,“過剩”與“短缺”并存局面依然存在。
對此,范周建議,深化文旅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一是要基于大數據支撐,逐步打破文旅邊界,全面滲透服務、消費、體驗等各個環節,推動全鏈條產業智能化發展;二是要提升文旅產業的精細化運營水平,健全應對危機的管理機制,做好韌性服務與治理。
業界共話產業未來
《報告》預測,2022年,康養旅居、體育旅游、電子競技等領域有望迎來利好機遇,在國民經濟中將迸發出更為強勁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體育旅游將持續升溫,并向大眾化發展,康養旅居也將成為銀發一族新選擇。
在《報告》發布會現場,來自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用三個“最”來回顧2021年旅游業發展的關鍵詞——最深刻的變革、最漫長的復蘇、最堅強的決心。戴斌表示,最近14個部委出臺了服務業領域特殊困難行業紓困扶持政策,這也預示著2022年的旅游業復蘇向上的勢頭會更加穩固。“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與國家宏觀經濟休戚與共。”范周表示,身處一個長期與“疫”共存的時代,面對錯綜復雜的不確定性,以“數”尋“機”是助推文化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據悉,《報告》由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起草,是自2018年原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機構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來,首次在學術領域對文化和旅游兩個領域進行全面系統的盤點分析。為豐富《報告》內容,在此前召開的全國高校文旅專業建設協作聯盟會議上,來自全國28所高校文旅相關院系和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研討,以期為中國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貢獻智庫力量。(經濟日報記者 康瓊艷)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大賣場”模式不吃香,高鑫零售(06808)欲靠賣會員尋出路? a>
- 天工國際(00826)連續兩日回購共100萬股 合計耗資232.23萬港元-世界觀焦點 a>
- 世界滾動:電報解讀|南方傳媒(601900.SH):超低估值 AI+教育有場景有用戶有收入空間大 a>
- “蛋荒”不再?美國雞蛋批發價或將跌至1美元/打-環球熱門 a>
- 全球快播:電報解讀|金融是AIGC優質變現場景 AI+金融前景廣闊 a>
- 強制性轉股指的是什么?強制性轉股的種類有哪些? a>
- 降準會對股市造成哪些影響?降準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 a>
- 股權投資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權投資具有哪些特點? a>
- 股權籌資的優點有哪些?股權籌資的缺點有哪些? a>
- 股票為什么復盤目的是什么?股票復盤的具體步驟流程 a>
- 優先股屬于什么會計科目?優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區別? a>
- 注冊制股票的含義是什么?注冊制股票漲跌幅限制規則 a>
- 申請留學貸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學貸款額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樣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標準要求是什么? a>
- 理財保險是怎么賠償損失的?理財保險不想交了可以退嗎? a>
- “萬歷文物主題特展”明起開放,世界僅此一頂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發=整容?2023最火“發色模板”,顯白洋氣不挑人! a>
- 開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開放式基金贖回有限制嗎?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業上市前財務要做什么? a>
- 公司發行債券指的是什么?公司發行債券需要什么條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