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廣東省廣州市提出加快建設廣州南沙城市副中心,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國際化濱海城市。南沙被賦予了建設廣州未來之城的新使命,開啟了“千年商都”廣州由濱江城市走向濱海城市的重大戰略轉變。近年來,廣州南沙先后獲批國家級新區,掛牌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在國家戰略大局中地位不斷提升。當前,南沙正發揮粵港澳“超級聯系人”作用,發展邁入快車道,在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上取得重大進展。
“半小時交通圈”呼之欲出
乘坐時速160公里的“全國最快地鐵”——廣州地鐵18號線約30分鐘可到廣州市中心,從南沙慶盛站乘坐廣深港高鐵21分鐘即到深圳福田中心區,而到香港西九龍也只需35分鐘……如今,廣州南沙“半小時交通圈”已覆蓋大灣區多個主要城市。
“廣深港高鐵的開通使南沙與香港實現半小時通達,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和時間,從南沙去大灣區任何一個主要城市都可在1小時內實現,對企業業務擴展非常有益。”在南沙創設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運營總監盧志強說。
廣州市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的呂冬深有感觸地說:“2008年,坐大巴再轉車,從廣州到南沙要花五六個小時。”如今,南沙越來越便捷的交通,助推呂冬所在的研究中心與廣州市區、東莞及深圳等城市的多個新材料企業展開合作,加速了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聚焦基礎設施“硬聯通”。近年來,廣州南沙聚力推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的目標,加快推進一批軌道交通、高快速路、航運物流項目。
南沙大橋連通珠江東西岸,為珠江口增添了一條過江通道,打通了大灣區的“動脈”;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打通了泛珠三角與內陸海鐵公聯運“最后一公里”;廣州地鐵18號線還將南延中山、北通東莞……高鐵、地鐵、路橋網、海運四大交通體系形成立體交互網,深中通道正在加速建設……南沙在“軌道上的大灣區”核心位置進一步凸顯。
目前,南沙與灣區內周邊地區間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往來更加便捷,“半小時交通圈”呼之欲出。
南沙并未止步于此。在加速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邁向大灣區交通中心的同時,南沙還描繪了一幅“新藍圖”,提升城市能級,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協同帶動南沙成為大灣區功能中心、服務中心。
規則機制“軟聯通”
隨著交通的完善及提速,更多的港澳人才不斷匯聚在南沙。但粵港澳三地涉及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規則融通貫通成了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對此,南沙創設了新型合作機制,成立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并積極推動規則銜接在各領域試點,不斷提升與港澳規則機制“軟聯通”水平,化“制度之異”為“制度之利”。
南沙15家銀行機構獲得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資格,“南向通”“北向通”產品已超1700種,大灣區跨境理財有了多樣選擇;積極推進科創要素流動,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級科研資金跨境流動,已向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香港分部劃撥了1.2億元科研資金、建設與合作經費……
在港澳居民最關心的就業問題上,南沙走在前列,實現了職業資格認可先行突破;率先出臺建筑和交通工程專業港澳人才職稱評價管理辦法,憑此港澳專業技術人才能直接參與內地人才評價渠道;向港澳具備條件的企業和專業人士敞開了大門,出臺了港澳工程及相關咨詢企業資質和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管理辦法,港澳具備條件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經合法備案,可在南沙自貿片區直接提供服務。
“我3年多前來到南沙創業,見證了南沙日新月異的變化,越來越多香港企業來到南沙。”香港青年陳昶之在創業初期到南沙“灣區啟夢港”參加了南沙區共青團面向港澳青年開展的系列創新創業培訓課程——“港澳青創賦能TALK”課程,加深了對內地規則的了解,南沙的諸多舉措讓他對赴內地創業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氣。
“南沙在科創、金融、法律、人才就業等方面不斷破解政策堵點,切實加強與港澳的規則對接,營造便利港澳人士生活和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說,南沙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為粵港澳人才、企業在南沙就業、認證提供極大便利。
人才合作不斷深化
大灣區人才的跨境流動頻率增加,對南沙人才體制機制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科創環境,南沙在科技人才“智聯通”上先行先試。
2021年2月,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全國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落地南沙,廣東省人才重大管理改革舉措和創新政策優先在南沙開展試點。
“港澳青創30條”、“科創16條”、南沙人才卡……南沙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逐夢的營商環境日益優化,一大批港澳青年來此創新創業。
“廣州南沙在柔性引進人才政策上的創新,為我們和香港地區高校合作打開了新通道。如公司與香港大學口腔醫學教授聯合申報的粵港澳合作項目,政府的資金以前只能在內地公司使用,現在可以直接劃撥到香港大學,解決了香港高校在職教授擔心不能全職來內地工作,就享受不到政府扶持的難題。”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彬說。
而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南沙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優勢與條件,結合香港的醫療資源和內地的成果轉化優勢,最早打破國外壟斷,將3D打印牙齒技術落地珠三角。
筑“雙創”樂土,引鳳凰來棲。如今,粵港澳三地高端人才、前沿科技正快速向南沙聚集。據統計,2021年,南沙新認定區高層次人才150余名,累計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約1.5萬人,較2017年增長5.3倍。
“越來越多的港澳人才和科創企業通過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這一平臺來到南沙這片土地就業創業,也有越來越多的創新人才通過這一平臺走向港澳,進而走向世界。”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深刻體會到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建設給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帶來的機遇。(經濟日報記者 張建軍)
推薦內容
- 股票盤面出現s是什么意思?盤面走勢的四種情況是什么? a>
- 股票投資者的類型有哪些?股票投資者都有哪些義務? a>
- 今日熱聞!視帝成“戲霸”?王雷終于翻車了,往日言行讓人大跌眼鏡 a>
- 天天動態:英派斯定增募不超3.86億獲深交所通過 太平洋證券建功 a>
- 股市震蕩調整是什么意思?投資者應對股市震蕩的方法 a>
- 正虹科技定增募不超3.4億獲深交所通過 中泰證券建功 天天新動態 a>
- 艾芬達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00家 浙商證券過首單-簡訊 a>
- 資產負債率超100% 13股拉響紅色警報-每日熱點 a>
- “大賣場”模式不吃香,高鑫零售(06808)欲靠賣會員尋出路? a>
- 天工國際(00826)連續兩日回購共100萬股 合計耗資232.23萬港元-世界觀焦點 a>
- 世界滾動:電報解讀|南方傳媒(601900.SH):超低估值 AI+教育有場景有用戶有收入空間大 a>
- “蛋荒”不再?美國雞蛋批發價或將跌至1美元/打-環球熱門 a>
- 全球快播:電報解讀|金融是AIGC優質變現場景 AI+金融前景廣闊 a>
- 強制性轉股指的是什么?強制性轉股的種類有哪些? a>
- 降準會對股市造成哪些影響?降準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 a>
- 股權投資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權投資具有哪些特點? a>
- 股權籌資的優點有哪些?股權籌資的缺點有哪些? a>
- 股票為什么復盤目的是什么?股票復盤的具體步驟流程 a>
- 優先股屬于什么會計科目?優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區別? a>
- 注冊制股票的含義是什么?注冊制股票漲跌幅限制規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