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科技公司是某APP(快遞平臺)經營者,該APP面向社會提供專人直送快遞服務。原告郭某在網站上看到該APP平臺招募快遞員的信息,自行下載APP,點擊“同意”《合作協議》后注冊成為快遞員。
該協議載明,“甲方為科技公司,乙方為平臺快遞員……雙方確認甲方及甲方的關聯公司與乙方之間是商業合作關系,不存在勞動人事關系,不受勞動法律法規調整。雙方確認由于不存在勞動關系,雙方間不存在繳納相關社會保險的義務”。
雙方未約定底薪,原告按單獲取收入。銀行明細顯示被告公司以“周”為頻率向原告轉賬“勞務費”,金額不穩定,部分期間無轉賬。雙方未約定工作時間及地點,原告自備交通工具,自行“搶單”。期間,原告還曾從事廚師、兼職或全職保安、面包廠學徒等工作,也會因天氣不好、心情不好等原因不愿接單而長期休息。
在這種關系中,快遞員與APP平臺企業間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郭某各項訴求的基礎是認為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那么,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第一,從“入職”經過而言。郭某在查找兼職信息時獲悉APP平臺招募快遞員的信息,對平臺快遞員的兼職屬性有著清晰認知。第二,從雙方約定而言。郭某與科技公司間并無勞動合同,反之,郭某在明知《合作協議》已排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仍接受《合作協議》并自主完成了后續注冊行為。第三,從收入來源而言。雙方間并未約定底薪,“收入”結算周期、計算方式及獲利分配比例等明顯有別于勞動關系下工資的結算周期、計算方式以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利潤分配比例。加之,郭某自述,期間曾先后從事后廚等其他工作。平臺快遞員并非其唯一、固定、穩定的收入來源。第四,從用工管理而言。科技公司對郭某是否在線、是否搶單、在何地登陸搶單均無管理。郭某對是否上線、是否搶單方面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可以因天氣不好、心情不好等原因長期休息。這種自由、自主狀態,完全與勞動關系下勞動者應接受用人單位用工管理、應遵守勞動紀律的特點相悖離。據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公司對郭某并無勞動管理。
退而言之,雙方間是否屬于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法院認為,非全日制用工模式下,勞動者依然需要在用人單位的管理、安排下提供勞動,依然需要接受用人單位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工作內容、考勤等諸多方面的管理和要求,勞動者仍處于被管理狀態,雙方間仍具有隸屬性特征。但如前所述,本案中,郭某與公司間缺乏勞動管理。
綜上所述,法院認為,郭某與公司間并非勞動關系。進而,郭某堅持以勞動關系為基礎法律關系,以勞動爭議為由,基于勞動法律、法規提出的各項訴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故判決駁回郭某的全部訴訟請求。一審裁判后,雙方均未上訴。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介入傳統的勞動力供求關系,網約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與之相伴,網約工與平臺企業間是否成立勞動關系的現實問題被置于法律平臺之上。其中,最為典型的即快遞員與APP平臺企業間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筆者認為,網約工僅是互聯網經濟發展下的一種用工模式,并非特定法律概念,判斷網約工與平臺企業間是否成立勞動關系仍應以“從屬性”為標準進行個案實體審查。而裁判“從屬性”的有無,可從如下七方面入手:
雙方合意
雙方是否簽訂有勞動合同、合作協議。但在對《合作協議》等排除勞動關系的書面協議進行審查時,應考量網約工是否在充分知悉有關權益的情況下基于完全的意思自治而自愿簽訂排除勞動關系的協議,并應在實質上審查雙方間有無勞動用工管理。
招錄方式
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作為管理者,除關心勞動結果外亦關注于勞動過程,會對勞動者的體力、智力、崗位適應性甚至團隊契合度等提出要求并以面試等方式加以考核。但非勞動關系中,相對方則更看重工作成果的交付,對個人的體力、智力等并無特異要求,往往不加審查。
主要勞動工具及生產資料的提供情況
勞動關系來源于勞動力與工資報酬的等價交換,因此主要勞動工具及生產資料的提供情況可作為考量要素用以辨別雙方間是否勞動關系。至于除主要勞動工具及生產資料外的其余物品,如標識身份的服裝、卡片、貼紙等,由于并非勞動過程中的必備工具,故在判定雙方是否勞動關系時證明力十分有限。
訂單獲取及分配方式
勞動關系體現為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安排下從事勞動。因此訂單獲取及分配方式應屬于重點審查項目。通常,網約工的訂單獲取模式可分為搶單模式、“搶單+派單”模式、派單模式三類。顯然,三種不同模式下,互聯網平臺企業對網約工的管理程度逐漸加強。
工作時間、地點等勞動管理
用人單位享有用工管理權,有權對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勞動紀律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在網約工模式下,則可體現為:(1)時間要求。如每日上線時間、每日最低在線時長等。(2)地域要求。如指定地域上線、指定地域接單等。(3)拒單自由。網約工有無接單自由、有無拒單權。(4)業務考核及處罰權。
報酬構成模式及收益分配比例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間具有顯著的經濟從屬性。從收入角度可審查雙方是否約定底薪,同時,應注意考量平臺企業與網約工間的收益分配比例。通常而言,勞動關系下平臺企業在收益中的占比會高于非勞動關系下平臺企業在收益中的占比。再需要考慮該種收入是否穩定構成了網約工的主要經濟來源。
穩定性與排他性
勞動關系中“從屬性”的另一表征為穩定性及排他性。基于勞動力資源的有限性和人身屬性,排除極個別法定情形及混同用工情形外,通常情況下某段時期內,勞動者僅可能穩定地、持續地接受一家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并向其提供勞動、取得報酬。因此,判斷互聯網平臺企業與網約工之間是否為勞動關系可以從穩定性及排他性的角度加以考量。
以上七方面內容,可作為判斷“從屬性”有無的切入點,對網約工與平臺企業間是否成立勞動關系加以判定。但需要格外加以關注的是,同一平臺企業在不同時期可能對網約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甚至同一時期對不同的網約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由此,對網約工與平臺企業間是否具有“從屬性”應個案判定。
總體而言,基于對經濟發展規律的尊重,一方面裁判機關不應對勞動關系加以寬泛認定,不應將網約工一攬子納入勞動關系范疇,如此方能助力市場經濟的多樣化健康發展;但另一方面,裁判機關亦應秉持和堅守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本初衷,對確實符合勞動關系的網約工依法確認其勞動者身份,給予其應有的勞動法律保護。
(蔡笑)
推薦內容
- 股票熔斷機制指的是什么?股票熔斷的作用有哪些? a>
- 巴西總統訪問西班牙 呼吁多邊合作解決烏克蘭危機|世界快播報 a>
- 小鵬G6創意視頻被指“侮辱科學家” 創作者發聲:絕非侮辱而是致敬 全球獨家 a>
- 重啟電狼魂?前TSM經理土龍爆料:Maple、Betty或將回到PCS賽區-天天熱消息 a>
- 【全球速看料】ai軟件怎么做立體字_ai軟件是做什么用的 a>
- 世界速訊:女孩子來了例假吃什么長高 a>
- 每日聚焦:江蘇豐縣開辦職工書法公益大講堂 a>
- A股年報展現“靠得住的增長” 快資訊 a>
- 超五成行業利潤改善!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來了|天天觀速訊 a>
- 大學生旅游:既愛“走馬打卡”也愛“沉浸體驗” 全球資訊 a>
- 4月27日基金凈值: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最新凈值0.6524,漲3.95% a>
- 業績超預期 環比凈利潤跑出“加速度” 近千份A股一季報實力詮釋“開年就起跑” a>
- 暢物流穩投資 交通“大動脈”復蘇強勁 a>
- 中小企業增長勢頭向好 a>
- 環球速讀:能源保供能力穩步提升 a>
- 向“數智”要動能 開辟增長新空間 ——從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感受行業新風向 a>
- 世界訊息:電報解讀|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表現優異 市場焦點關注巴菲特持倉節奏 a>
- 天天視訊!綜合型環保企業朗坤環境(301305.SZ)擬公開發行6089萬股 5月11日開放申購 a>
- 財報公布后Meta(META.US)漲超14% 扎克伯格身價暴漲110億美元 當前速看 a>
- 券商晨會精華 | 境內長途游出行旺盛 關注長假消費熱點催化 世界播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