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經行處,繁花似錦,茶樹成蔭,目之所及,道路整潔,水秀山清,園內分布著白蘭茶舍、油茶工坊、茶溪谷等休閑民宿、農家樂,笑語喧闐,游人如織。
“司馬光油茶園確實是觀賞風景,納涼避暑的好地方,今天帶著孩子來這里暢游茶山,感受自然風光,品嘗特色美食。”來自信陽市的王女士說。
油茶工坊 陳明 攝
以農促旅、以旅興業,近年來,槐店鄉將農業產業同旅游業有機結合,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環境優美、宜居宜游、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旅觀光項目,讓好風景變成“好錢景”,實現農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槐店鄉現代農業智慧產業園距離司馬光油茶園約3.5公里,槐店鄉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除了年初新栽種的150畝向日葵,園內還建有兩座現代化溫室大棚,一年四季都有番茄、辣椒、萵筍、黃瓜等農產品,更有羊角蜜、圣女果、伊麗莎白、特小鳳等高端蔬果,供游客采摘游玩。槐店鄉現代農業產業園采用“農耕+研學+旅游”的創新模式,提供了展示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體驗鄉村農耕樂趣的理想平臺。同時,在土地流轉、產業園建設、蔬果種植管理過程中,槐店鄉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周邊40多位村民就近務工,人均月增收近2500元。
向日葵花海 陳明 攝
在槐店鄉西南部的劉高山村,鄉村旅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哪想到祖祖輩輩只會傳統耕作的農民,竟然搞起旅游、當起老板。”槐店鄉宏存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宗蓮高興地說。幾年前,劉高山村還是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山小山村,自從發展鄉村旅游后,程宗蓮和一些村民將村里荒山荒坡利用起來,種植鮮桃,經過幾年的發展,現有1730畝,在3月份桃花開的時候和鮮桃成熟時,有不少游客來此游玩打卡,體驗采摘樂趣。同時,桃園在發展過程中,帶動了周邊32名群眾就近務工,每人每年穩定增收2萬元以上。
劉高山村鮮桃 陳明攝
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槐店鄉的農旅融合發展路徑還在縱深推進。從農家樂到民宿,從觀光賞景到深度體驗,槐店鄉正實現旅游要素“全鏈條式”發展。
“漫步余暉下,玉景浸果香。采擷新茶綠,圍坐話舊時”。槐店鄉草店村羅洼組是槐店鄉結合當地生態環境、村莊特色,做足村味、村業、村居、村趣等文章,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這里有由舊時民居改造成精品民宿“草店人家”,古色古香的民宿里裝飾著各類農作物飾品和老物件,配上青磚灰瓦、一方菜園、一口古井,給人帶來難忘的農家氣息,民宿周圍建百畝白茶園、魚塘、晚秋梨園等,游客可以在此體驗采茶、采摘、垂釣的樂趣,實現讓游客走進來,留得住。
依托豐厚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優勢,槐店鄉準確把握旅游者回歸自然、釋放心靈的旅游需求與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的“融合點”,打造出讓旅游者“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農旅融合特色鄉,繪就“振興畫卷”(周程新 郝昱瑋 彭瑩瑩 上官幼林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