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供血不足的患者避免干重活,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不利于身體健康。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進行劇烈活動。
患者如果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者是搬重物,都有可能會使患者出現心絞痛的癥狀,會使患者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誘發患者出現心絞痛,嚴重的人甚至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現象的出現。
還有一些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心力衰竭,重體力勞動后可能會使心衰癥狀有所加重,所以說對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視其病情的嚴重程度來從事相關的體力活動。
如果目前是穩定性的心絞痛,患者正常地生活,干一些體力活是沒問題,但是不建議干重體力活。而對于一些存在血管重度狹窄的患者,平日里只能是做一些非常簡單的家務活,一定不能過于勞累。
心臟供血不足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患者臨床表現個體化差異較大,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癥狀,有癥狀的患者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的不適、疼痛,有時還可伴發心律失常、呼吸困難、胸痛向其他部位放射等癥狀。
心臟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其最典型的癥狀就是運動過程中的心前區不適、疼痛,可具體表現為患者感到胸部發悶、緊縮感等,疼痛性質為壓榨樣疼痛,有時候可伴有瀕死的恐懼感,一般在運動停止后癥狀可自行解。需要注意的是,少部分患者可無任何臨床表現。
此外,部分患者除心前區疼痛外,疼痛還可能波及上至下頜、下至上腹部,左側可包括左肩、左上肢小拇指一側。另外,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出虛汗、疲乏無力等癥狀。
心臟缺血嚴格意義上來說并非疾病,而是一種病理狀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各種引起心臟缺血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飽食、情緒激動等,做好疾病管理、改善生活習慣、嚴格遵醫囑用藥及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