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先鋒隊是賡續紅色血脈的啟蒙組織,少先隊活動是教育引導少先隊員從小學習立志、努力做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重慶市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通過全面整合社會各方資源,發揮區域少先隊的組織優勢,在少兒跨越8年的成長關鍵期,自2014年開始利用自主開發的“隊旗飄飄——少先隊活動”課程對區域內少年兒童持續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
目標導向
全面建構區域少先隊活動課程體系
依據《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以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確立隊團黨“三銜接”紅色血脈的組織意識、愛國愛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五熱愛”政治啟蒙、立大德修公德養私德“三融合”道德養成、新理念知識技術本領生活“五素養”成長體系;秉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三因”原則;開辟大隊中隊小隊“三層級”組織教育、自育互育導育“三行動”活動教育、校園家園社會“三場域”教育途徑;采取榜樣樹立、比學趕幫、評價激勵“三舉措”方法;踐行區、片、校“三級”推進,總、大、中隊輔導員“三員”發展,總、大、中“三隊”落實,低、中、高“三段”跟進,學校、家庭、社區“三方”協同策略;注重全程反思,不斷激勵少先隊員自我完善,形成獨具特色的少先隊活動課程區域模式。
通過籌資出版發行《隊旗飄飄——少先隊活動》7萬余冊,不僅在區域內各學校使用,而且還在市內的兩江新區、豐都、黔江以及四川、西藏、天津多地持續推廣,產生了廣泛影響,受到全國德育專家高度評價和上級相關主管部門領導贊賞,獲得《少年先鋒報》等媒體宣傳推介。
問題導向
全面推進區域少先隊活動課程創新
2014年,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針對當時區域內少先隊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施策。許多學校主要表現為少先隊活動的計劃性不強、經常性不夠、序列性差,導致少先隊組織缺乏凝聚力;缺乏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少先隊員成長素養不高、組織意識比較淡漠,學校組織少先隊活動的質量不高,輔導員對少先隊基本理論及工作技能掌握不夠熟練,輔導員隊伍專業能力不強、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導致少先隊活動隨意性大。
首先,以少先隊活動當時存在的問題為導向,申報了題為“區域推進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的策略研究”的重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中站在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高度,以區域為抓手,以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少先隊活動課程的設計、編制、實施和評價,持續8年分三階段推進區域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的創新實踐。
第一階段:立足引領實踐,探索主體課程觀、活動過程觀、核心素養觀、少先隊組織觀,夯實“四觀理論”基礎。第二階段:恪守兒童立場,聚焦具有組織素養的“隊員兒童”、道德素養的“品善兒童”、政治素養的“五愛兒童”、成長素養的“五新兒童”,建構“四個兒童”課程。第三階段:著力實踐驗證,開展區內推廣、市內推廣、市外推廣,開辟“三級應用”路徑。
利用課程論的理性思維方法:突出少先隊活動課程的三大基本特征,著力解決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缺乏的問題。利用素養論的系統思維方法:聚焦“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素養目標,遵循系統思維方法,基于“四個兒童”素養架構建構課程內容體系,解決少先隊活動育人質量的問題。利用模式論的實踐思維方法:聚焦活動原則、活動途徑、活動方法、活動評價、活動策略,建構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與區域實踐范式,解決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課程活動設計,創新課程理念。立足本地資源“紅巖精神”“文明渝北”,根據少先隊員成長需求設計“我心目中的少年先鋒隊”“陽光的少先隊員”等課程。堅持以“兒童為本”的主體化教育思想,利用少先隊員6—14歲的成長關鍵期,課程立足于少先隊員成長需求開發了“紅色的憧憬”“火炬接力”“共筑中國夢”“展望百年共出彩”“和諧地球村”“學會擔當,學會負責”等一系列植根紅色基因的活動課程,從小培育每一名隊員的組織意識,引導政治啟蒙,誘發信仰萌芽,促使其選擇正向的成長道路,以實現紅色血脈的賡續。
實踐導向
全面推動區域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課程開發,創新課程體系。在全國率先系統編制了“隊旗飄飄——少先隊活動”課程,全面建構了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以及輔導員使用參考。教材共分為7冊,總計62個主題單元,280個課時。每冊按照“組織意識、政治啟蒙、信仰萌芽、成長取向”的思路進行歸類,組成5個單元主題(其中成長取向為2個主題),每個單元主題由5個活動組成,其中有一個為“中隊自主活動”。由此形成了貫穿小學一至六年級、初中一至二年級不同學段的課程創新體系。
通過一系列的課程活動實踐,創新課程實施。遵循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三原則”,開辟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活動“三途徑”,形成榜樣樹立、比學趕超、評價激勵“三方法”,建構區級、片區、校級“三級行政推進”,統籌總隊、大隊、中隊“三隊組織落實”,提升總輔導員、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三員專業水平”,推行低段、中段、高段“三段跟進策略”,成為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的少先隊活動育人機制建設與實踐的典型范例。
經過7年的探索實踐,學院在教材使用、課程落地、營造氛圍、輔導員發展、少先隊員成長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2014年初編制“隊旗飄飄”課程初稿完成,隨即在區內部分學校開始試行。同年11月,《隊旗飄飄——少先隊活動》正式出版成為少先隊必備教材。項目組籌措資金40余萬元,出版發行7萬余冊,每學期初,人手一冊配發到每個學生,在全區少先隊組織中推廣使用已達7年。
將少先隊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價,明確規定: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二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其中,小學一至二年級少先隊活動課時在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中安排,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二年級少先隊活動課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各校均能按要求開齊開足少先隊活動課。
結果導向
全面提升區域少先隊活動課程質量
在少先隊活動課程的統領下,全區建立完善了各類少先隊員樂于參與社團、在社團中歷練、在活動中成長的機制。全區各校呈現出“人人都參與、隊隊有活動、校校有特色”的少先隊活動氛圍。
通過少先隊活動課案例征集,說課、上課、示范課評賽活動,輔導員隊伍的組織能力明顯提升。堅持輔導員培訓,僅2019年全區中隊輔導員培訓就達2000余人。通過培訓,少先隊輔導員思想境界得到升華,理論水平得到提高,能力素質得到增強。
自課題實施以來,全區兩名老師先后獲得“全國優秀輔導員”稱號,兩名被評為“重慶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15名教師獲得“重慶市優秀輔導員”稱號。2020年在“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高級研討會”上,原渝北區少先隊總輔導員孫琴老師面向全國與會者作《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區域實踐》成果推廣報告,她還被評為重慶市少先隊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成果組全員選入市少先隊講師團,本項目獲得市中小學德育品牌一等獎。
通過名校之旅、校際合作、結對幫扶、小課題研究等活動,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探索建立了區、片、校三級少先隊活動課程研究網絡,參與研究達到了7000余人次,一批農村學校開展了少先隊活動及課程示范現場活動,實現了城鄉互助、資源共享、交流提高的目的。
通過選樹典型、表彰先進,有效促進了少先隊員的健康成長。受表彰的全國、市、區級少先隊先進個人360余人次、先進集體90余個。2017年,渝北實驗小學、龍溪小學少先隊鼓號隊分別榮獲全國第八屆少先隊鼓號隊交流展演活動“優秀少先隊鼓號隊”稱號和“優秀隊列獎”;2018年,兩江小學六(1)中隊被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動感中隊”稱號,2020年獲評“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渝北區少先隊活動課程的創新與實踐,正在不斷推動少先隊員的素質全面提升。
(張波 陳治國 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