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校:芬蘭學校領導與管理》(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艾瑞·博卡是一位擁有超過25年學校治理經驗的校長,他在書中以親歷者的身份,向我們講述芬蘭這一“教育夢想之地”的宏大理想、多面的現實和環境中的挑戰與反思。從“不讓任何人掉隊”“為學生的最佳利益,做有價值的工作”到“芬蘭會繼續保持頂尖水平嗎”以及“沒有改革的國家”,九個章節暗含了本書的三條主要線索,即芬蘭學校教育的價值定位、芬蘭學校運營的多元面向以及環境中芬蘭學校的現實與反思。
價值觀貫穿始終:信任為基、學生第一和不競爭的學校。作為“偉大的芬蘭社會創新”發展故事的一部分,芬蘭學校的基本理念是“不讓任何人掉隊”,為達成這一理念學校作為價值共同體有諸多體現。一是信任和專業自治的教師文化。芬蘭學校非常注重為專業人員的自治創造可能,以保障“世界上最高素質的教師”發揮最大的積極作用,這是一種非常強的職業精神,也是芬蘭學校成功的要素。二是“學生第一”的學生文化。不是口頭的第一,而是在現有情況下“做對學生最好的事”,包括提供最佳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與學生對話而非訓誡、理解學生的困難和能力,以及尊重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可能性。因此,芬蘭學生從小就獲得了一種認識,即學習不是為了校長、教師、學校聲譽或家長,而是為了促成自己的學習和收獲生命中的“禮物”。三是不競爭的學校文化。弱化人為的競爭因素,反之培育學校之間分享最佳實踐。芬蘭學校系統沒有標準化考試或考試編制委員會這些容易將學校引向標準化和成績競爭的要素。不競爭的學校將芬蘭教育界的人員緊密團結在一起對抗標準化考試和其他教育排名體系對追求平等的學校體系帶來的有害影響,將重點放在服務學習和學習的樂趣之上。
合作與共享的領導:從工作英雄走向“篝火式”的學校社區。雖然校長的魅力與人格力量仍然至關重要,但是“軟”的價值觀影響更不可小覷。書中有很多關于芬蘭學校建設與運作的工作文化和策略的討論,都在努力示范從英雄主義的工作模式走向構建共同參與、合作開放與共享共建的學校社區。比如校長在面臨越來越多的管理責任和決策責任的現實中,如何堅持在教學上的領導力;比如充分解放教師的專業時空,讓他們能更高質量地進行教學和參與學校非教學工作,一起創造更好的學校;比如在國家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完善本地課程,確定校本的學生評價方案,整合校外的力量,幫助學生參與和改善當地生活。
超越教育神話:反思神話背后的挑戰與共同面臨的危機。學校是根植在具體環境之中的,如果說高素質的教師、穩定的教育政策、學校的自治和對課堂工作的堅定承諾是過去芬蘭教育的主要基石,作者更希望我們理智地認識到未來教育生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比如全球化、互聯網時代、移民和經濟的衰退所帶來的資源的缺乏,以及安全健康的學校環境和數字化的挑戰。芬蘭學校也同世界上任何一所學校一樣,要面臨未知的挑戰。一方面,新的教育壓力“僅靠教育結構和內容的現代化是無法緩解的”,需要選擇新的方向、勇敢創新才能實現芬蘭學校系統所追求的能力和福利。另一方面,則是承諾教育的本質,不只是好的成績更有個人的成長,充分尊重和捍衛那些學習帶來的無法測量的價值。遵守國家命令底線,如何幫助學生做自己認為更有挑戰性的事情才是芬蘭教育的真正目標。
正如作者所言,與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大變化一樣,教育變化也很困難;它需要勇氣去改變一些事,也需要勇氣來捍衛一些價值觀。這本書對于人文主義的價值觀的承諾與堅守、對于現實的警醒的態度與反思,以及對于未來的堅定又不冒進的進化態度,能夠將我們帶出對于改革的技術與方法秘籍的迷信,而回歸到教育愿景與實踐沖突的現實之中,讓我們反復追問自己每一步行動將會“如何影響我的學生學習的可能性、幸福感和學習動機”,回歸學校教育運行的本質之思。
(作者單位系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
相關推薦
- (2021-09-15)幫助學生做自己認為更有挑戰性事情才是芬蘭教育目標
- (2021-09-15)引導兒童合理使用屏幕家長應以身作則
- (2021-09-15)想要抓好孩子的課外閱讀應從五個結合入手
- (2021-09-15)編詞典:從卡片到語料庫 永遠有源頭活水
- (2021-09-15)從“深讀”到“選讀”“翻讀” 轉變辭書使用傳統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