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6 日消息,全球管理咨詢公司艾睿鉑于 7 月 5 日發布了最新的汽車行業分析,分析內容稱中國汽車廠商將在未來幾年之內,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主導力量。
報告中指出,今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且本土品牌有望首次在市場占有率上超過海外品牌。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車企演化出的經營模式在歐美市場也很可能會取得成功,因此海外車企必須徹底改變他們在中國和本國市場的經營方式,包括:更加關注用戶真正關心的新技術特性、產品迭代速度與成本間的取舍,以及擁抱風險的積極心態。
艾睿鉑大中華區聯系負責人戴加輝博士(Dr. Stephen Dyer)表示:“中國車企現在已經跨過了全球影響力的‘拐點’,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也在近期首次超過海外品牌。我們預計到 2030 年,本土品牌在中國將占據 65% 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中國在 2023 年第一季度汽車出口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首次超過日本、德國和韓國等傳統出口強國。
戴加輝博士指出:“這些只是中國汽車行業在近期取得的卓越成就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2022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就超過了 25%,比政府設定的目標提早了三年。我們預計在 2023 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超越 35%。很明顯,中國已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中心。”
IT之家此前報道,據乘聯會初步統計,6 月 1 日-30 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63.8 萬輛,同比增長 19%,環比增長 1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305.9 萬輛,同比增長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