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指的是什么?北斗七星方位是哪里?
2023-06-01 10:26:34 來源: 今日熱點
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顆星星組成的。這七顆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形,故起名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春;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北斗七星從斗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古時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北斗七星方位是哪里?
北斗七星屬大熊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中有6顆是2等星,1顆是3等星。通過斗口的兩顆星連線,朝斗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了。大熊座中排成勺形的7顆星。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別方向,定季節。古語有云,“夜望北斗知北南”。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為魁,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狀三星分別是——玉衡、開陽、搖光。杓柄中央的星名叫“開陽”,相距11分處有一顆4等伴星,名“輔”,開陽星和輔星組成光學雙星,肉眼即能識辨。開陽與輔星也是全天肉眼可見的物理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