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挖人、不拆臺,如有違約,加倍反制。”——近日牧原集團組織的“開放日”活動上,四家生豬養殖行業龍頭聯合簽署的《互不挖人公約》,引發市場普遍關注。
此番公約簽署,被外界評述為牧原在行業陣痛期面對同業挖角的震懾動作。不過牧原股份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此番牧原聯合溫氏、雙胞胎、正大向行業發出倡議,目的是尊重行業秩序,打造商業文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豬價持續低迷之際,養殖行業對人才、技術的渴盼更加強烈。記者了解到,除與同行達成互不挖人協議外,牧原還借此開放日契機,向參會的千余位產業鏈同行、學術專家與院校教授廣撒“英雄貼”,渴望共創共享技術成果,設置了億元獎金池。
拒絕內卷
“挖人,挖的是心,挖的是靈魂,毀掉的是一個人的前程。”6月18日起召開,為期4天的“牧原開放日”活動中,牧原董事長秦英林直言,走捷徑挖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這段話的講述背景,是牧原聯合溫氏、雙胞胎、正大向行業發出簽署《互不挖人公約》的倡議,倡議主旨是為減少內卷、文明發展。
除四家發起企業外,現場還有多家生豬養殖行業負責人上臺在《互不挖人公約》上簽下了公司名稱和簽署人姓名。
公約簽署的消息,迅速在各大微信群引起熱議。市場或對于類似公約在法律層面具有的合法性、可操作性提出質疑,或認為相關企業意欲人才壟斷,但更多行業人士嗅到了當前生豬行業洗牌期的緊張情緒。
自2022年三季度國內生豬價格高位回落以來,養殖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滑,虧損面不斷擴大。
據搜豬網分析,端午假期前,由于下游市場消費未現改善,屠宰企業備貨不及預期,豬價反彈受阻再次震蕩小幅回落。另外,近期南北地區天氣普遍較炎熱,持續抑制豬肉消費積極性,全國主流批發市場白條走貨依舊滯緩,部分地區市場剩貨現象較多,各地下游貿易商接貨積極性普遍較差,屠宰企業凍品庫存走貨壓力較大,囤貨較謹慎,整體按需采購為主,節前整體備貨需求明顯不足。
從生豬供應端來看,由于豬價走勢遲遲不見好轉,養殖端生豬出欄持續面臨較明顯的虧損壓力,市場情緒低迷整體出欄積極性偏強,社會面豬源供應持續保持寬松,尤其在異常高溫天氣下,豬場發生熱應激風險大幅提高,生豬出欄節奏有所加大,壓欄大豬認虧出欄較多。
正如秦英林在今年4月舉辦的論壇上所言,目前生豬養殖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非瘟沖擊之后,行業長期持續穩定生產,豬價偏低運行,帶來的生產過程成本領先挑戰。
在越來越趨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生豬養殖行業競爭的核心在成本把控,源頭即是對人才、技術的掌控。也因此,“挖人”對于當下的生豬養殖企業來說,無疑會形成更為直觀的沖擊。
重金攔才
拒絕挖人與被挖的同時,牧原對于人才、技術也給予了絕對的重視。
有本次“開放日”活動參會人員透露,大會論壇特別設置了金講臺獎、妙方案獎和金點子獎,為在共創共享論壇中作主題報告的嘉賓以及在互動中分享內容價值突出的嘉賓進行評定獎勵。
此外,本次大會設立了表彰環節,為華南農大于博教授頒發了100萬元“企業杰出貢獻獎”。
對于表彰原因,秦英林在頒獎時說,“于教授在學科技術邊緣化的背景下,扎根于動物醫學切片檢測這一基礎學科研究領域,沉穩地堅守,不僅服務牧原病例診斷10余年,解答臨床病例萬余項,還見證了牧原從零到一建立獸醫診斷體系,更為中國動醫、動科等基礎研究學科做出了貢獻,因此牧原以企業的名義為于博教授頒獎。”
重賞不僅基于過往成果。據透露,本次表彰大會設立了“立項揭榜”環節。無論在生豬的藍耳、副豬鏈球、PED凈化項目,還是豬肉胴體、肉質提升,以及飼喂技術、智能巡檢等研發項目上,牧原均向參會千余位產業鏈的同行、學術專家與院校教授廣撒“英雄貼”,渴望共創共享技術成果,為此,牧原設置了規模高達1億元的獎金池。
牧原對人才、技術的重視,體現在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最為直觀的是該公司每年的高薪招聘。
牧原招聘信息顯示,今年3月啟動的春招中,該公司給予各個細分板塊卓越領頭人的年薪都可達百萬,且各個人才池類型人員都可享受春雨工程40萬-80萬元的市值授予等。以智能化部招聘信息為例,總監、經理級別戰略工資為2萬-4萬元/月,上崗年薪40萬-100萬元/年;項目帶頭人、研發專業人員月薪也可在1.5萬-4萬元間,年薪最高也可達80萬元水平。
共享4000億
作為行業絕對的龍頭,牧原為期4天的“開放日”活動,想傳遞的主旨是“開放”。
秦英林在共創共享論壇開幕時就深度闡述了養豬行業600元成本空間的分解,包含飼料、種豬、健康、養豬、屠宰五個層面,其中飼料環節有37元/頭,主要通過減少飼料浪費和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實現。
他直言,行業具有4000億挖掘空間,期望在未來能夠共創共享,共同發展。
2021年時,牧原已向全國共享了低豆日糧技術。
此前牧原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生豬營養是過剩的,并通過精準配方,實現了精準飼喂、精準計量,完成低豆粕應用。牧原實施低豆日糧技術后,2022年飼料豆粕用量占比為7.3%。此前秦英林就曾表示,牧原低豆日糧技術如果在全國推廣,一年預計能節省2000萬噸大豆進口,節約1.5億畝土地,減少氮排放84萬噸。
在自身成本把控上,牧原還在持續發力。
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公告中提到,牧原股份2023年將繼續通過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疾病凈化與健康管理,進一步降低公司整體生產成本。同時隨著飼料原材料價格向合理區間進一步回歸,下半年原糧成本回歸帶來的養殖成本下降將逐步體現。
現階段,該公司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4.9元/kg左右。完全成本下降中,生產成績提升貢獻0.2元/kg左右,料價下降貢獻0.1元/kg左右,期間費用下降貢獻0.1元/kg左右。近一年以來,該公司在生豬健康管理、疫病凈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生豬養殖生產成績明顯改善。
根據當前的原材料價格及養殖成績持續改善趨勢,預計下半年,養殖完全成本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新視野】拒絕內卷!四大養豬巨頭簽《互不挖人公約》!“如有違約 加倍反制” 共享4000億降本提效空間?
- 遼寧鐵嶺一位母親帶著高考結束的女兒去整容 當事人提醒勿盲目去跟風
- 當前熱點-獨家私享丨林園、武超則、陳果等前瞻下半年A股布局:這些行業有望誕生“翻倍股”!
- 每日熱議!東北證券國開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被調出"白名單"
- 「組圖」看文創、賞文藝,這個端午來尼山圣境感受儒家文化 天天觀察
- 升級為高溫紅色預警!山東有26個區縣超40℃
- 女生劉海兩邊的頭發叫什么 女生劉海兩邊的頭發都叫什么|環球觀焦點
- 恒寶股份:投入降低等現基本面隱憂
- 微動態丨EOG能源(EOG.US)COO:美國產量增長有限、OPEC+減產將推高油價
- 戴反了,“蔡英文丟臉”
- 西湖邊上偶遇的賣花郎走紅,這位美院漢服博主又有新創意!網友:這兩筐荷花,是兩筐杭州的夏
- 催收函寄到戶籍地會不會被起訴?受到催收騷擾可以報警嗎?
- 北京環球度假區首個夏季體驗“環球酷爽夏日”正式開啟
- 頂級選股者發掘人工智能邊緣策略 擊敗97%的同行|全球訊息
- 太白湖新區2023“強國”星主播大賽決賽成功舉辦|每日精選
- 【環球新視野】土耳其計劃再建3座核電站,至少12個機組
- 信用卡逾期貧困證明有沒有用?信用卡逾期貧困證明去哪里開?
- 美國感恩節什么時候 美國感恩節幾月份 當前短訊
- 天天時訊:崔東樹:新能源車購稅兩免兩減政策推動新能源強勢發展
- 業績增長承壓,達達集團(DADA.US)反彈行情還能演繹多久?-天天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