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廳內
最近有顆蛀牙特別火
來自大名鼎鼎的隋煬帝
這也是中國極少數考古發現的帝王遺骸
隋煬帝的牙齒。 新華社發(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供圖)
來,到博物館里看“國家糧倉”
一粒粒顏色發黑的炭化粟
來自一千多年前的洛陽含嘉倉
雖已炭化但有機質成分超過50%
含嘉倉160號倉窖出土的炭化粟遺存。 新華社發(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供圖)
當時的糧倉有多大?
洛陽城專門建造了大型國家儲糧中心
城內有面積達43萬平方米的含嘉倉
城外是擁有700余座倉窖的回洛倉
是隋唐時期中國南北漕運發達的見證
回洛倉遺跡分布示意圖。 新華社發(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供圖)
俯瞰中國的江河版圖
橫向的長江、黃河、淮河
與縱向的大運河
猶如一個大豐收的“豐”字
歷代運河變遷圖。 新華社發(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供圖)
蜿蜒近3200公里
穿越2500余年
唯有這條大運河
從海河、黃河、淮河
到長江、錢塘江
以南北走向逐個“貫穿”大江大河
2014年6月
作為全球開鑿時間最早
使用時間最久
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
中國大運河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夜景(2021年6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申遺成功十年來
大運河沿線8省(市)共開展超過200項運河考古工作
60余項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其中7處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處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除了歷史遺跡
大運河的沿線
還有無數的名城、名鎮、名村
值得奔赴
2023年7月3日拍攝的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處江河交匯之地
詩畫揚州如今光彩依舊
“運河十二景”串珠成鏈
古街老巷縱橫交錯
串起了名勝古跡
也收藏市井風情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2023年6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一江之隔的鎮江西津渡
北宋王安石從這里揚舟北上
留下千古名句“京口瓜洲一水間”
今天的千年古渡
吃住行游購娛齊全
無人機拍攝的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 新華社發(鎮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無錫
大運河穿城而過
入夜,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迎來一天中最動人的時刻
人們乘坐畫舫穿梭在槳聲燈影里
岸上的人們品嘗著美食、香茗
陶醉于夜色下的江南風情
2024年5月21日,游客在大運河江蘇無錫段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乘船游覽(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
是文化之河
更是財富之河
大運河自古就是黃金水道
江蘇段更是“流金淌銀”
年貨運量約5億噸
是萊茵河全年運量的2倍左右
……
2024年5月28日,船只在京杭大運河航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俊 攝
位于揚州邗江區瓜洲鎮的瓜洲泵站(無人機照片,2024年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從歷史時光里的舳艫千里、漁火延綿
到現實圖景里的物阜民豐、水清岸綠、文脈流淌
千年運河
依舊生機勃勃
2023大運河龍舟賽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太平河開賽。 新華社發(孟德龍攝)
沿著運河沿線尋寶、尋跡
讀懂中華文明血脈中千年延續不斷的密碼
出發!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出發,去中國大運河尋寶! a>
- 文化中國行|浙江蘭溪:江南古村展新顏-環球快播報 a>
- 讓“聰明的車”走好“智慧的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生態觀察|環球熱點評 a>
- 電視節線下放映觀眾熱情高 《9號秘事》《地球脈動Ⅲ》《梵高:大師之路》一分鐘售罄 動態 a>
- 環球今頭條!多所新高中集體亮相 招生計劃首次披露 a>
- 環球熱推薦:教育部發布2024年高考志愿填報權威問答 考生可按“沖、穩、保”思路填報志愿 a>
- 建設數字鄉村不會一蹴而就-天天視點 a>
- 中央財政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a>
- 財經聚焦丨房地產新政出臺滿月,樓市一線觀察 a>
- 廣西桂林遭遇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專家解讀成因 a>
- 實時:華潤置地有巢公寓武漢后湖金橋店啟幕 a>
- Aqara發布新品繁星妙控旋鈕V1,首次應用X軸馬達 a>
- 環球動態:歐盟警告蘋果:iOS 17.4 更新中的調整存在諸多不合規問題 a>
- 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承德市選拔賽收官 a>
- 天天訊息:深圳富興基金被出具警示函 涉及未按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運作等 a>
- 每日觀點:?西平縣柏苑街道組織召開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會 a>
- ?西平縣文廣旅局召開文化和旅游市場經營業主安全生產培訓會-熱點評 a>
- 堅守品質為先 城市便捷酒店打造市場標桿 a>
- 圓信永豐基金旗下基金發行失敗 年內折戟新產品增至5只 a>
- 全球連線|在廈臺灣青年:追夢 筑夢 圓夢 青春綻放臺海間 a>